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为什么说现阶段所有的VR头显都逃不过吃灰的命运?

2022.11.18

来源:“卫夕指北”(ID:weixizhibei),作者:卫夕

为什么说现阶段所有的VR头显都逃不过吃灰的命运?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 AI 工具生成

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却是残酷的事实。

押宝下一个计算平台的头显玩家们不会想到,他们投入巨资下注的未来会来的如此之缓慢。

今天,无论是硅谷巨头还是本土玩家,丰满的元宇宙理想背后,是极其骨感的现实。



在元宇宙下注最大的Meta今年的发布会带来了雄心勃勃的新产品——Oculus Quest Pro。

然而发布会之后,诸多业内观察者却并不看好。

没错,它已经是Meta能拿出的最出色的产品了——Pancake透镜、眼球追踪、面部追踪、彩色透视、更强性能,然而骨感的现实是——

为了实现功能,Quest Pro配备了16个摄像头(头显内外加起来10个,手柄加起来6个),这直接让它的续航比只能玩2个小时的上一代头显时间更短;

为了强大硬件,这一代头显的重量居然高达722克,比上一代520克足足重了接近200克。

尽管优化了配重,但无论你用什么姿势,没有人会认为在头上一个一斤半的东西会是一个无感舒适的体验。

而最为重要的是,Oculus Quest Pro的售价高达1500美元,这直接将它锁定在了极小的尝鲜用户圈层内。

所以,结论是Oculus Quest Pro本质上就是汽车行业的一辆性能强大的“概念车”。

它有着概念车并不实用的噱头,有着概念车遥不可及的价格,同时Meta还极为自信地将它量产了。

因此,夸张的价格、糟糕的续航和夸张的重量决定了Oculus Quest Pro注定难以接近大众消费者,指望它给Meta带来直接的业务增量是痴心妄想。

它更多的是能是Meta对未来技术的一次预演,用于探索XR头显未来的可能形态并测试早期玩家和开发者的反应。



看一看Meta的财务状况吧——

最近公布的Q3财报,Meta的虚拟现实业务营收为2.85亿美元,亏损却高达36.7亿美元,依然还在非常夸张的烧钱。

烧钱的主要部分其实来源两大块——第一块是高额的研发成本,VR的软硬件工程师的薪水一直水涨船高,第二块是Quest 2等硬件头显低于成本的售价。

过去一年,Oculus Quest2大约卖了800万台,而Meta的Reality Labs过去一年的亏损为102亿美元。

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台头显,就要亏损1275元。

Meta的如意算盘和索尼PlayStation和Xbox一样,硬件低于成本售卖,依赖软件赚取利润。

但它显然高估了目前Quest用户对设备的热情,没错,Quest用户中的确有不少主机玩家。

然而和主机游戏的3A大作相比,Quest商店中的游戏无论是在完成度还是可玩性都和动辄花几亿美金研发的成熟主机游戏相去甚远,唯一值得称道的游戏大作《半衰期:艾利克斯》还只能连PC主机才能玩。

Quest2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了,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数据,甚至很多观察家还宣称——“iPhone第一代也仅仅卖了700万台”。

然而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Quest的问题在于其极低的真实使用时长和使用频次。

Meta官方从未公布过设备的时长情况,我们可以从其他数据一窥Quest的活跃度有多低迷:

据《华尔街日报》获得的内部文件,Meta旗下VR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的月活跃用户仅20万,这是一个和销量超过1000万差距无比巨大的数字。

事实上,社交在任何一个计算平台都是刚需,从PC时代的QQ到移动时代的微信,但在Quest上,这个投入巨大资源打造的VR社交平台更像是一座“赛博鬼城”。

你能想象买了1000万部手机,上面一个月内用微信的用户仅仅只有20万吗?

为什么说现阶段所有的VR头显都逃不过吃灰的命运?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晒出的自己的虚拟形象和埃菲尔铁塔合影的照片后,得到的评论是——“我上个世纪制作的动画效果都要比这强”、“花了几百亿美金,就这?”

所以,到底应该如何评价Quest2超过1000万台的销量呢?

其实,我更愿意拿它和微软当年的体感设备Kinect的销量比较,这个微软推出的体感游戏外设发售2个月狂卖800万台,发售一年半,销售1900万台。

然而,事实上证明,这些销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需求,微软发现Kinect对应的体感游戏的销量和使用率这两个数据都不如预期。

终于,在发售6年之后,微软遗憾地宣布停产Kinect。

因此,底价吸引尝鲜用户的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真正难的是让消费者愿意持续地戴上它。

事实上,Oculus和三星合作的Gear VR的销量早在2017年就超过500万台了,然而不俗的销量丝毫没能阻止这台设备吃灰的命运。



必须说一说PICO,作为字节收购了硬件厂商,PICO成为字节这个狂奔巨头对虚拟现实探索的桥头堡。

从今年新发的PICO4看,PICO在产品、内容以及价格层面是有着明显的野心的。

然而,要想以一己之力撬动国内冷清已久的VR市场,难度比想象的大得多。

关于Pico4,我们从两个层面看——

先说值得称道的地方,Pico在产品层面和上一代相比的确进步明显——更高的硬件参数、更轻的重量、更舒适的设计、更激进的定价。

可以看到产品层面PICO已经非常用力了,毫无疑问是国内VR硬件的第一梯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Pico4能有效激发公众对VR的热情,这主要基于——

首先Pico4的内容层面在客观上依然和Quest生态有着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商店游戏、应用的丰富性还是完成度,和Quest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其次,尽管Pico4强调了不含头带的前端部分为295克,但绝口不提整机重量,根据天风证券的《Pico拆机报告》,Pico4的整机重量为596克。

因此,这个总重量依然是超过Oculus Quest2的,这意味着除了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其实总重量并没有得到较大幅度的减小。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