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汽车元宇宙,是概念还是未来?

2022.12.23
文|深响 何文
来源:蓝鲸财经
汽车元宇宙,是概念还是未来?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元宇宙是未来趋势已经无需验证。

从概念上来看,元宇宙是两种存在多年的概念的融合:虚拟现实和数字第二人生。这也就意味着,元宇宙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数字化体验容器,能够为人们提供新的“存在性体验”。不过,《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就表示,目前在各种游戏中出现的社交元素,以及虚拟现实硬件,都还只是通向完整元宇宙的垫脚石——元宇宙尚处在早期。

尽管元宇宙未来商业价值值得期待,各行各业也都在加速布局元宇宙,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景象都还比较“虚”。并不是在营销过程中,做个数字人虚拟形象或者发个NFT就叫元宇宙,真正的元宇宙还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出口和方向。

多年来,技术专家们一直梦想着这样一个时代,届时虚拟生活将和现实生活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层面势必要有流畅的人机交互、智能的虚拟成像,方能打通虚拟现实的二元界限。循着这种思路,我们发现当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三空间”,是有望成为新的元宇宙入口的。

今年,梅赛德斯-奔驰发布的 MB.OS(梅赛德斯-奔驰操作系统)就传达了车企对未来“第三空间”的畅想。该系统由动力系统、自动驾驶、信息娱乐、人体舒适系统四大主要部分组成,可将汽车、云端和物联网(IoT)有效地连接起来。一旦该系统正式上车,必定会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的、更个性化的出行体验,消费者也会更加享受车内时光,这为元宇宙落地,提供了完美的应用场景。

那么,汽车是如何承载元宇宙的愿景,又是如何通过软件的提升,将用户真正带入到元宇宙的世界中呢?


汽车元宇宙的实现路径


汽车想要实现成为元宇宙入口的愿景,座舱的智能化程度尤为关键。纵观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和轨迹,与元宇宙的路径有着很强的契合。从当下智能汽车座舱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实现元宇宙的方向。

汽车走过的路,与手机惊人的相似。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演变,手机上的物理按键被越来越大的液晶屏所取代,语音、手势等操作就可以丝滑地完成指令。汽车座舱同样也经历了从机械式向智能化的演变,早期的驾驶座舱主要由机械表盘和简单的娱乐系统构成,当座舱娱乐系统不断丰富,交互方式也从物理按键变为完全的触控和语音交互。

基础交互的升级可以提升体验,但想要真正让汽车座舱成为元宇宙的入口,还需要找到更具前瞻性的技术突围方向。观察眼下汽车智能座舱的前进趋势,可以找到两条通向元宇宙的路径。

首先是“一芯多屏”的趋势。

现在,车载娱乐系统、数字液晶仪表、抬头显示器(HUD)、流媒体后视镜、后排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已经是大多数整车厂智能座舱方案的基本配置。随着芯片算力的提升,推动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当下车内所有电子单元(除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外)统一都可以由一块芯片来控制,这跟手机上基于SoC芯片的控制架构几乎一模一样,“一芯多屏”正越来越成为车企的主要选择。

对整车厂来说,“一芯多屏”的设计思路有着明显的好处。在成本控制方面,“一芯多屏”相比“多芯多屏”方案势必投入降低;在通信能力层面,“一芯多屏”方案中多屏交互信息在芯片内部完成传输,改变了多个操作系统之间通过 CAN/LIN 总线等通信传输信息的方式,通信时间大幅降低,这意味着交互体验会更加流畅、快速;而在安全性方面,采用“一芯多屏”方案系统复杂度降低,芯片等器件数量减少,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增加。

在“一芯多屏”趋势下,车载操作系统将是智能座舱的软件核心。通过车载操作系统管理智能座舱内的硬件资源,调配软件运行,为车载应用 APP 提供运行环境,会让智能座舱的音、视频信号发挥出最大作用,为驾车人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以及诸如车辆行驶信息、导航信息、音响娱乐等信息。

可以说,在“一芯多屏”的趋势下,汽车就像一台配置了超级计算机的移动空间,能够稳定、流畅、高效地实现第三空间的沉浸式体验。

也正是在“一芯多屏”趋势的基础下,进一步衍生出了汽车迈向元宇宙的第二个路径——软件定义汽车。

德勤在《软件定义汽车,箭在弦上的变革》报告中写道:“软件定义汽车”从表面上看是车内软件(包括电子硬件)的数量、价值超过机械硬件,背后更多的反应了汽车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终端,逐步转变为一个智能化、可拓展、可持续迭代升级的移动电子终端。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