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元宇宙底层技术领域受资本青睐,完成融资42起,总金额超过50亿元。
来源: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杨郑君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的投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然而,中国大陆的元宇宙产业融资却依然火爆。
据《链新》统计,2022年中国大陆元宇宙领域融资达142笔,融资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其中,元宇宙底层技术领域融资笔数最多,达42笔,共融资超过50亿元;其次是数字藏品,融资30笔。
元宇宙融资超100亿元,初创公司占38%
12月27日,GPU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商“摩尔线程”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由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等领投。
进入到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元宇宙领域的融资仍然火爆。
12月22日,元宇宙开放平台“大有”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供应商“瑞欧威尔”也于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据《链新》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8日,2022年中国大陆的元宇宙领域融资事件有142起,130家公司获投,融资总金额为103亿元。
其中,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31起,总融资金额达82亿元。元宇宙底层技术最受欢迎,有15起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总融资金额42亿元;其次,AR/VR硬件领域有7起融资超过1亿元。
GPU芯片研发设计生产商“摩尔线程”的15亿元融资是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其次是AI数字人开放商小冰的10亿元B轮融资、元宇宙基础设施企业魔珐科技的9亿元融资。

近两年成立的初创元宇宙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
据统计,2020年-2022年成立的初创元宇宙公司今年完成了63起融资,占总数的43%,共融资40亿元,占总金额的38%。

从融资轮次上看,包括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的前期融资占比较高,共98起,占总数的68%,融资金额共34亿元,占总金额的33%。
相对而言,成长期企业的融资笔数较小但金额较大,B轮-D轮融资虽然只有14起,融资金额却有55亿元,占总金额的53%。
底层技术最受青睐,数字藏品火热一时
从投资方向来看,底层技术的融资笔数最多,有42起,占总数的29%,共融资51亿元,占元宇宙领域总融资金额的50%。

作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受到资本的青睐并给予大力支持,相对于其他细分领域,底层技术的融资金额较大。在40起融资事件中,有21起融资金额接近或超过1亿元。

今年4月,“魔珐科技”宣布连续完成B轮、C轮融资,总金额1.3亿美元(约9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等。据公开资料显示,魔珐科技主要为虚拟内容和虚拟人的规模化、互动化、智能化提供基础设施。
数字藏品领域的融资也很火爆,2022年共融资30笔,占融资总数的22%。
2022年上半年,数字藏品异常火热,数藏平台从年初的不到100家迅速增长到下半年的超过1000家。从6月开始,数字藏品领域的融资活动异常活跃,6月有10个数字藏品平台获得融资,包括元物之门、造梦时空、光子艺术、Moment等。
不过,数字藏品的火爆只持续了不到半年,由于政策等因素,资本市场对数字藏品表现得也比较谨慎,投资金额相对较小。在30起融资事件中,融资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不到一半,有数起融资金额只有200-300万元。
随着下半年数字藏品行业的降温,融资事件也快速下降,10月-12月,数字藏品领域的融资事件只有3起。
VR/AR领域融资21亿元,Rokid独占13亿元
VR/AR硬件也是资本投资的重点领域,据统计,2022年VR/AR硬件领域的融资事件有17起,融资总金额22亿元。

AR眼镜厂商 Rokid融资最多,今年共完成了4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为13.73亿元。
据报道,Rokid的创始人祝铭明曾于2007年创办主攻手机操作系统的猛犸科技,2010年,猛犸被阿里收购后,祝铭明成为阿里M工作室的负责人。2014年,祝铭明离开阿里并创办Rokid,致力于AR智能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014年,Facebook(已改名为“Meta”)以30亿美元价格收购VR创业公司Oculus,引发一股市场热潮,大量初创企业进入VR/AR赛道。2017年VR热潮褪去之后,一部分VR/AR企业退出,也有少数企业挺过了寒冬并在2022年迎来了春天。
据统计,今年AR/VR相关的融资事件中,有11起涉及的企业成立于2014-2017年,占比超过60%,包括Rokid、根号叁、大鹏VR、爱威尔等。
今年,数字人也成功出圈,数字人相关的融资有18起,融资总金额为15亿元。

小冰是该领域融资最多的,11月,小冰公司宣布完成10亿元的融资,用于加速AI Being小冰框架技术研发、推动数字员工普及等。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冰的前身是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团队,2020年小冰从微软拆分后独立运行。
相对于国外元宇宙游戏和链游的火爆,中国大陆的元宇宙游戏领域融资则显冷清,2022年只完成了4起融资。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