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厅捕鱼机漏洞打法(游
来源:“洞见新研社”(ID:DJXYS-0309),作者:刘然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我是全职小红书博主,收入也很稳定”“我偶尔拍拍抖音,兼职还能挣个生活费”“我在Instagram有很多关注,平均每个月有两条广告”。
这些令人羡慕不已的博主们成功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的道具“辅助”——创作者工具的“助攻”。
这取决于我们正处于一个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虽然创作者经济历届被称为“网红经济”,但实际上无论是分享生活的朋友圈、微博发帖,还是在抖音上发布自己的视频,我们不止作为观众的身份存在,身兼创作者一职。
在元宇宙来临前,创作者经济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起因是元宇宙内容的搭建离不开创作者一职,而创作者经济跟随Web2的升级而升级,开始逐渐“去中心化”。
包括被Web3带动的创造者经济也重回资本视野。据 BlockBeats 不完全统计,2022 年 Web3.0 创作者经济领域共有超 110 个项目获得融资,总额约 6.62 亿美元。
在创作者经济重回行业风口时,其背后相关的产业也浮出水面——搭上了元宇宙快车的产业之一的创作者工具。
01.千亿市场背后,创造者工具进化论
自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以来,人类意识到了自然的物种适应性更替;在市场进化论中,瞬息变化的市场,促使营销从买量玄学进化至买量科学。
由于创作者经济的发展与媒介、平台的发展相辅相成,所以它离不开Web1.0、Web2.0向Web3.0的转变。回顾创作者工具的进化路径,和三次互联网的迭代息息相关。
Web1.0是门户网站的时代,如国外的雅虎、美国在线,国内的四大门户如中华网、新浪、搜狐、网易。此时的创作者工具只存在于PC端,且又以网页工具为主。
Web2.0阶段,互联网内容创作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分发自己创作的内容,积累粉丝,并通过品牌赞助、广告分成、付费订阅等模式获得收益。
于创作者工具而言,web2.0的创作者又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阶段,还是以简单的图文为主,主要使用网站、社区自带的编辑器较多。此时的创作者工具仍只有PC端,包含了网页工具和软件工具。
其中的代表例子就是天涯社区,如果你是“骨灰级”网友就一定知道,曾经的天涯社区,几乎无需使用外部的编辑器去生产内容。如果没有使用过天涯社区,百度贴吧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后期阶段,是各大互联网平台踏入成熟的时期,像小红书、知乎、抖音、微博等平台已进入开花结果的季节,这个时候的创作者开始更加注重内容的差异化,竞争力,开始广泛使用各类辅助工具。
这时的创作者工具不仅有包含软件工具和网页工具的PC端,还涵盖移动端,如小程序、APP等。
且专业创作者、非专业的大众创作者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如音视频类的内容,专业辅助工具有PR、万兴喵影、Findcut等。针对非专业创作者,有“傻瓜式”操作的剪映、VSCO等软件。
虽工具一应俱全,但总体趋势还是从专业向简单过渡。
Web3则是迈入了“去中心”阶段时期,这个时期的创作者由于不被平台限制,专业化内容开始重回创作者视野,导致专业化工具需求上涨,创意内容开始泛3D化、多元化、创意内容生产路径将不断AI化。
此外内容平台将从寡头格局向多元宇宙发展,内容行业将向更多产业扩展。互联网的创作者经济生态,除了创作者经济、围绕创作者的内容平台外,还包含辅助创作者发展和变现的工具。
在创作者经济爆发后,创作者工具作为产业链重要的一环,发展为一个独立市场,且由于规模较大,引得资本关注下注投资。
像ALL-in-one协同工作平台Notion在2020年估值就达到20亿美金。
在2021年,几乎每月都有一家生产力工具公司完成工资,像音乐协同创作平台Spice,基于浏览器的设计协作工具Figma。
而面向普通人协同工具Canva,在《2022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中以2600亿元位居榜单第十位。由此推算,在创作者经济中的工具市场中,预计至少达到千亿级规模。
02.中美竞逐,元宇宙创作者工具主战场
创作者工具当前的竞争主要是中美企业的角逐。在此前Web2创作者经济市场中,美国抢占了先发优势,诞生了众多工具巨头企业,在市场中一直处于压倒性的主导地位。

全球范围内部分企业部分创作者经济典型布局 图源:《2022年互联网创作者经济白皮书》
为了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美国企业跑出了多条赛道,有面向个人为主的Adobe,也有面向企业为主的微软,也有专一攻坚元宇宙的Roblox。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