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比特币 >

最快月活过亿,但ChatGPT或终将被开源打败

2023.02.10

文|Ben 编辑|石亚琼

来源|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

最快月活过亿,但ChatGPT或终将被开源打败

图片来源:由无界版图AI工具生成

近日,国内开源大佬,PingCAP联合创始人&CTO黄东旭发表了“万字长文剖析数据库发展新趋势”,其中特别提到:“在 ChatGPT出来之前,我一直认为 AI 存在过度炒作的成分,但 ChatGPT 真的让我感到惊喜,让我体会到 AI 的价值,它并非直接取代工程师,而是提升工程师的生产效率。这类工具与企业内部现有业务的结合将会是接下来非常值得关注的趋势。”

现在的ChatGPT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可是ChatGPT不开源啊,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一方面终端用户随时可能要为各种各样的ChatGPT应用付费,另一方面每一家开发ChatGPT应用的公司又要为OpenAI和微软们付费。

就像是层层嵌套起来的苹果税,对终端用户和内容开发者都可能是巨大的负担。

据公开信息,ChatGPT每一次对话的成本是几美分,从商业化产品的角度来说,OpenAI拿到了史上最低的获客成本。

也因此在2月初,仅仅正式上线了2个月的ChatGPT超过Tiktok,成为互联网历史上最快突破1亿月活的应用。为了达成这个小目标,年轻的Tiktok用了9个月,再之前的App Store花了两年时间。

最快月活过亿,但ChatGPT或终将被开源打败

图源:网络

但是对于OpenAI而言,用户量未必能形成门槛,从获客到实现商业价值,既有DeepMind们的直接竞争,同时也会面临开源生态的挑战,如何维护最安全的护城河永远都是个大问题。


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源是一把双刃剑


开源,或者不开源,再或者于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开源,是一道很难,也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可以试一下ChatGPT给出的答案)。

从历史来看,OpenAI旗下的ChatGPT、DALL·E 2都和开源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现在事实来看,ChatGPT没有开源,DALL·E 2也没有开源。

去年年中开始,DALL·E 2引领的AI图像生成领域经历了一波过山车式的行情,或许可以为ChatGPT提供一些参考。

2022年4月,OpenAI宣布推出用35亿个参数训练的GPT-3转化器模型DALL·E 2,不久后的2022年7月,Midjourney也通过其官方渠道宣布了开放测试版。

他们都是闭源的,虽然吸引到了公众的注意,但是被Stability AI于2022年8月推出的开源Stable Diffusion摘了桃子。在影响力和应用方面,Stable Diffusion迅速超过了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Midjourney和DALL·E 2。

对于一个非完全商业形态的产品而言,开源之后铺天盖地的仿制品会把产品的缺陷放大一万倍。

虽然Stability AI迅速拿到了1亿美元融资,但其摘桃时间有不合理的嫌疑,结果是AI图像生成过早出现在终端市场,在陷入版权、道德、伦理问题的同时,关注度也开始直线下滑。

不开源可能会被开源打败,但过早开源也许确实并不是正确选择。

OpenAI的官方声音语焉不详,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开源GPT3.5。并且,微软享有ChatGPT的版权,就更不太可能将其开源。

在跃跃欲试的开源社区中,高度相似的产品迟早会出现,即使训练大模型的成本能构成门槛,但有钱的金主怕是已经望眼欲穿。

眼下,谷歌的Bard、百度的文心一言已经拍马杀到,留给ChatGPT的窗口期恐怕也不会很长。

此外,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从Web3在阿尔法世代和Z世代的影响力及接受程度来看,科技巨头对于用户数据的垄断迟早会被打破。

假如用户问ChatGPT的每个隐私问题都被它锁定,那么隐私和安全又将成为无解的难题。重生的AI是否会成为网络平权的切入点,或将交由开源生态来打破。

无论如何,ChatGPT已经开启了大幕的一角,一切或将被重构,资本跃跃欲试,这个时代不容错过。


鲇鱼效应


ChatGPT用光速突破了大众对AI的刻板认知,我们会拭目以待谁将打破其最快月活过亿记录。

如果哪家科技巨头表示不担心ChatGPT会帮助竞争对手超过自己,那一定是言不由衷。

如果哪家巨头真的不担心ChatGPT所带来的变革,那他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就要面临出局。

就像曾经并称Top3 AI Labs的小群体中,除了OpenAI、DeepMind之外应该还有一家,但是不查一下的话还真想不起来。之前就有人说Top3来自Fair自己的公关,现在看,特别是从能力上来说,大概率Fair确实和它背后的Meta一起掉队了。

ChatGPT上线以来,在外界看来承压最大的一定是谷歌,毕竟除了考试作弊,ChatGPT最先颠覆的很可能就是搜索引擎。

但其实,压力给到了所有人,包括微软,甚至也包括OpenAI自己。

谷歌还有DeepMind可以抵挡一阵,其他很多家大厂就真的是裸奔了。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