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数字货币 >

不想被「插针」,加密市场可能需要这件「法宝」

2025.10.15
加密市场不缺聪明的代码,缺的是一条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底线。

撰文:Daii

我一直说:当下的加密市场更像一片「狂野西部」。

最刺眼的证据,就是「插针」。它不是玄学,而是深度稀薄 + 杠杆连锁强平 + 场内撮合偏好叠加后的结果:价格在关键毫秒被猛砸到你的止损位,仓位被扫光,只留下 K 线里那根又长又细的「烛芯」——像一针冷不丁扎下去。

在这种环境里,缺的不是运气,是底线。传统金融早就把这条底线写进制度——禁止交易穿透(Trade-Through Rule)。它的逻辑极朴素,也极有力:

当市场上明明存在更好的公开价格时,任何经纪商或交易所都不得置若罔闻,更不得把你的订单以更差的价格成交。

这不是道德劝说,而是可追责的硬约束。2005 年,美国证监会(SEC)把这条底线明确写进 Reg NMS Rule 611:所有市场参与者(其中交易中心不得穿透受保护报价,经纪商另负有 FINRA 5310 的最佳执行义务)必须履行「订单保护」,优先给到最优可得价格,并对路由与执行留痕、可核验、可问责。它并不承诺「市场不波动」,但确保波动之中你的成交不被无端「劣化」——更好的价格在别处可拿,就不能让你在本场所被随意「就地撮合」。

很多人会问:「这个规则能防插针吗?」

直话直说:它不能消灭长针,但能切断「长针对你成交」的伤害链。

想象一个一眼能懂的场景:

  • 同一时刻,交易所 A 出现下插针,瞬间把 BTC 砸到 $59,500;

  • 交易所 B 仍有 $60,050 的有效买单挂着。

  • 你的止损市价单如果被「就地」在 A 成交,你就按针尖价出局了;有了订单保护,路由就必须把你的单子送去 B 的更优买价,或者拒绝在 A 的劣价成交。

    结果:针还在图上,但它不再是你的成交价格。这就是这条规则的价值所在——不是灭针,而是让针扎不到你。

    当然,合约爆仓触发本身,还需要标记价 / 指数、波动带、竞价重启、反 MEV 等配套去治理「针的生成」。但成交公平这块,「禁止交易穿透」的底线几乎是唯一能立刻提升体验、可落地、可审计的抓手。

    遗憾的是,加密市场至今没有这样的底线。一表胜千言:

    通过上面这张 BTC 的永续合约报价表,你会发现成交量最大的前十名交易所的报价没有一个是一样的。

    当前的加密市场格局是高度碎片化的:数百家中心化交易所、数以千计的去中心化协议,价格彼此割裂,再加上跨链生态的分散和杠杆衍生品的主导,使得投资者想要一个透明、公允的成交环境,比登天还难。

    你可能好奇,我为什么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呢?

    因为 9 月 18 日,美国证监会(SEC)将召开一次关于禁止交易穿透规则的圆桌会议,讨论它在全国市场系统(NMS)里的得失与去留。

    这件事看似只与传统证券相关,但在我看来,它也给加密市场提了一个醒:如果在集中度极高、规则成熟的美股体系里,交易保护机制都需要被反思和升级,那么在更碎片、更复杂的加密市场里,普通用户就更需要最基本的保护线了:

    加密市场提供方(包括 CEX 和 DEX),任何时候,都不能无视更优公开价格,不能让投资者在本可避免的情况下被劣价成交。 只有这样,加密市场才能从「狂野西部」走向真正的成熟与可信。

    这事现在看起来像个天方夜谭,说它是痴人说梦也不为过。但是,当你了解了禁止交易穿透规则的建立给美股市场带来的好处就会明白,这事即使再难,也值得一试。

    1. 禁止交易穿透规则(Trade-Through Rule)是如何建立的?

    回过头看,这条规则的建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从 1975 年的立法授权,到 交易所际交易系统(ITS)的互联实验,再到 2005 年的全面电子化跃迁,最后在 2007 年分阶段执行。它并不是要消灭波动,而是要确保在波动里,投资者依旧能拿到应得的更优价格。

    1.1 从碎片化到统一市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股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割裂。不同交易所、做市网络各自为政,投资者根本无法确定哪里能拿到全市场「当下最优的价格」。

    197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修正案》,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全国市场系统(NMS)」,并要求 SEC 主导搭建一个能够打通各个交易场所的统一框架,目标是提升公平性和效率【国会网、sechistorical.org】。

    有了法律授权,监管层和交易所推出了一个过渡性的「互联电缆」——交易所际交易系统(ITS)。它像一根把交易所串起来的专用网线,让不同场所之间可以共享报价和路由,避免在本场所以劣价成交时,隔壁更优的价格被忽视【SEC、Investopedia】。

    虽然 ITS 随着电子化交易兴起逐渐淡出,但「不许无视更优价」的理念,已经深深埋下。

    1.2 Regulation NMS 与订单保护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